中国合力突破新材料产业难题
相关报告
- 2015-2020年中国压力机行业运行研究及市场投资发展分析报告(2015-05-28)
- 2015-2020年中国矿物原药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发展分析报告(2015-05-07)
- 2015-2020年中国聚合物多元醇行业市场深度剖析及投资前景趋势研究报告(2015-03-17)
- 2015-2020年中国胶阀行业深度调研及市场投资发展研究报告(2015-07-08)
- 2015-2020年中国不锈钢门行业深度调研及市场投资发展研究报告(2015-07-30)
- 2015-2020年中国节能设备行业市场主要领域调查分析报告(2015-09-08)
- 中国PCB光刻胶行业市场深度调查研究及投资咨询报告(2018-08-01)
- 2016-2022年中国素金首饰区域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分析报告(2015-11-17)
- 2014-2018年中国矫直机行业市场深度调查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(2014-09-29)
- 2015-2020年中国污泥处理设备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发展分析报告(2015-06-08)
3月11日,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记者会,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、副部长辛国斌和总工程师、新闻发言人张峰等就“中国制造2025”相关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。

(一)需求导向,解决新材料“不好用”等难题
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,要加快发展新材料,全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。春节前,工信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了《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》,对先进基础材料、关键战略材料、前沿新材料均提出了具体的发展目标。那么,工信部将采取哪些措施确保新材料技术取得突破?
在回答经济日报·中国经济网记者提出的上述问题时,苗圩表示,党中央、国务院高度重视新材料产业发展,2016年12月23日,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领导小组。工信部将按照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和《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》的具体要求,推动落实3方面工作。“第一,形成发展合力。加强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,发挥好专家委员会、行业协会、产业联盟等各方面的作用,聚焦重点领域,力争合力在这些领域实现突破。第二,注意分类施策。从先进基础材料、关键战略性材料和前沿新材料3方面入手,解决共性的技术问题,提高政策精准性和有效性。第三,坚持需求导向。以解决应用需求为目标,推进新材料相关政策的落实。比如,搭建实验检测平台和生产应用示范平台,研究把首批次新材料纳入保险补偿范畴,解决新材料刚投放市场时下游用户‘不敢用、不好用’等难题。”
(二)市场主导,对内资外资企业一视同仁
近日,中国欧盟商会发布的《中国制造2025:产业政策对弈市场力量》报告认为,我国提出的相关产业政策与市场化改革背道而驰。这一观点引发了广泛关注。
对此,苗圩表示,“中国制造2025”自发布实施以来,我国始终坚持市场主导、政府引导的原则。“促进经济发展,要发挥好市场的决定性作用,更要发挥好政府的引导作用。这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,为了发展本国制造业,一些国家和地区在不同时期都出台过类似‘中国制造2025’之类的文件。”
苗圩表示,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,对先进技术和产品需求巨大,制定实施“中国制造2025”的根本目的就是加快推进中国工业转型升级,满足国内市场需求。“有些设备和产品,西方国家对我国禁运、我国市场又急需,如果我们自己不做,何谈促进经济发展、何谈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、何谈保护我国国防安全?”
同时,苗圩指出,“中国制造2025”及相关政策适用于所有中国境内企业,也就是说,中国对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是一视同仁的。“以新能源汽车为例,我们的准入条件是企业必须掌握全套开发技术和制造技术。这个要求不只针对外资企业,更不是强制要求外资企业把技术转让到中国来。政策的初衷是防止有些企业钻补贴政策的空子,防止某些企业赚一把钱就走人。”
(三)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“中国品牌”
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要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“中国品牌”,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。在这方面,工信部有很多工作要抓紧落实。
“针对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,国货当自强是不变的要求。”苗圩说,我国制造业供给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,导致无法满足中高端的需求。为此,工信部将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增加中高端消费品供给。“我们今年将组织行业协会发布升级和创新消费品指南,推出一批个性、绿色、时尚精品;加快国际标准化转化,全面提高奶粉、药品、马桶盖、电饭煲等产品的质量和档次。”
此外,工信部还将进一步深入实施消费品工业“三品”专项行动,进一步提升供给能力。苗圩说:“在‘增品种’方面,进一步加强轻纺产品工业设计和纺织服装创意设计;发展智能消费品和营养与健康消费品。在‘提品质’方面,组织一些产品开展国际对标和品质对比活动,新增一批制剂和原料药企通过GMP认证。在‘创品牌’方面,支持一些行业协会开展自主品牌建设,培育一批轻纺品知名品牌。”
苗圩表示,下一步将努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;大力弘扬工匠精神,厚植工匠文化,培育出更多能工巧匠,支持消费品走向市场、走向国际。

(一)需求导向,解决新材料“不好用”等难题
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,要加快发展新材料,全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。春节前,工信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了《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》,对先进基础材料、关键战略材料、前沿新材料均提出了具体的发展目标。那么,工信部将采取哪些措施确保新材料技术取得突破?
在回答经济日报·中国经济网记者提出的上述问题时,苗圩表示,党中央、国务院高度重视新材料产业发展,2016年12月23日,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领导小组。工信部将按照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和《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》的具体要求,推动落实3方面工作。“第一,形成发展合力。加强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,发挥好专家委员会、行业协会、产业联盟等各方面的作用,聚焦重点领域,力争合力在这些领域实现突破。第二,注意分类施策。从先进基础材料、关键战略性材料和前沿新材料3方面入手,解决共性的技术问题,提高政策精准性和有效性。第三,坚持需求导向。以解决应用需求为目标,推进新材料相关政策的落实。比如,搭建实验检测平台和生产应用示范平台,研究把首批次新材料纳入保险补偿范畴,解决新材料刚投放市场时下游用户‘不敢用、不好用’等难题。”
(二)市场主导,对内资外资企业一视同仁
近日,中国欧盟商会发布的《中国制造2025:产业政策对弈市场力量》报告认为,我国提出的相关产业政策与市场化改革背道而驰。这一观点引发了广泛关注。
对此,苗圩表示,“中国制造2025”自发布实施以来,我国始终坚持市场主导、政府引导的原则。“促进经济发展,要发挥好市场的决定性作用,更要发挥好政府的引导作用。这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,为了发展本国制造业,一些国家和地区在不同时期都出台过类似‘中国制造2025’之类的文件。”
苗圩表示,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,对先进技术和产品需求巨大,制定实施“中国制造2025”的根本目的就是加快推进中国工业转型升级,满足国内市场需求。“有些设备和产品,西方国家对我国禁运、我国市场又急需,如果我们自己不做,何谈促进经济发展、何谈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、何谈保护我国国防安全?”
同时,苗圩指出,“中国制造2025”及相关政策适用于所有中国境内企业,也就是说,中国对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是一视同仁的。“以新能源汽车为例,我们的准入条件是企业必须掌握全套开发技术和制造技术。这个要求不只针对外资企业,更不是强制要求外资企业把技术转让到中国来。政策的初衷是防止有些企业钻补贴政策的空子,防止某些企业赚一把钱就走人。”
(三)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“中国品牌”
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要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“中国品牌”,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。在这方面,工信部有很多工作要抓紧落实。
“针对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,国货当自强是不变的要求。”苗圩说,我国制造业供给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,导致无法满足中高端的需求。为此,工信部将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增加中高端消费品供给。“我们今年将组织行业协会发布升级和创新消费品指南,推出一批个性、绿色、时尚精品;加快国际标准化转化,全面提高奶粉、药品、马桶盖、电饭煲等产品的质量和档次。”
此外,工信部还将进一步深入实施消费品工业“三品”专项行动,进一步提升供给能力。苗圩说:“在‘增品种’方面,进一步加强轻纺产品工业设计和纺织服装创意设计;发展智能消费品和营养与健康消费品。在‘提品质’方面,组织一些产品开展国际对标和品质对比活动,新增一批制剂和原料药企通过GMP认证。在‘创品牌’方面,支持一些行业协会开展自主品牌建设,培育一批轻纺品知名品牌。”
苗圩表示,下一步将努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;大力弘扬工匠精神,厚植工匠文化,培育出更多能工巧匠,支持消费品走向市场、走向国际。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zwzyzx.com/show-332-250333-1.html
相关资讯
- 锂离子电池隔膜产品分类情况介绍(2015-04-29)
- 我国油墨行业技术水平及特点(2014-05-31)
- PCB光刻胶专用化学品基本情况(2014-11-13)
- 永利带业:收购模塑标杆企业,进一步打开成长空间(2016-06-21)
- 国内光刻胶专用化学品行业主要法律法规(2014-11-13)
- 色浆下游行业需求不断增长(2015-01-01)
- 国内磷化工下游行业的关联性(2014-12-18)
- 农药行业市场食品安全与环保理念的推动(2014-09-24)
合作媒体
最新报告
定制出版
热门报告
免责声明
中为咨询所引述的资料是用于行业市场研究以及讨论和交流,并注明出处,部分内容是由相关机构提供。若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本公司,我们将立即依据相关法律对文章进行删除或作相应处理。查看详细》》